妈妈的葡萄
山洞里住这狐狸妈妈和小狐狸,小狐狸肚子饿了,呜呜地哭着向狐狸妈妈要吃的,“呜——呜——妈妈,肚子饿了。”狐狸妈妈说:“你等着,妈妈这就给你找好吃的。”
狐狸妈妈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又翻过第三座山,终于来到了长着葡萄的村庄。
“对不起,我的孩子饿得直哭,让我摘一串葡萄吧。”狐狸妈妈这么说着,跳上葡萄架,摘了一大串葡萄,急急忙忙往山里跑。翻过一座山,翻过两座山,又翻过第三座山,家就在眼前,狐狸妈妈听见小狐狸呜呜的哭声了,可是它实在跑不动了,把葡萄放在一棵树下,坐下来休息。忽然,远处传来了汪汪的狗叫声,猎人带着狗追来了!怎么办?狐狸妈妈大声喊:“呜——呜,有危险快逃呀!”
小狐狸听见妈妈的叫声,赶忙逃出山洞,向深山里逃去。后来,小狐狸到处在深山里寻找着妈妈的踪影,一年、两年,小狐狸不知不觉的长大了。有一天,小狐狸来到和妈妈住过的山洞附近的一棵树下,发现树下长着一串葡萄,它尝了一颗:“呀!好甜呀!”小狐狸又想起了妈妈的话:“你等着,妈妈这就去给你找吃的。”于是,小狐狸放开嗓子,对不知在什么地方的妈妈喊道:“妈妈,谢谢您!”
还有:
1.狼来了的故事
2.小蝌蚪找妈妈
3.招采猫的故事
世纪海啸中动物救人的感人故事
最近,印度洋海啸的受灾国人民备受世界关注,各国政府和人民都纷纷捐款赈灾,一头远在美国的泰国大象也不落人后,以自己的"独门绝技"为灾民们提供帮助——它创作的绘画作品正在网上拍卖,所得收入将全部捐献给红十字会。其实,在此次大海啸中,就有不少动物帮助人的灵性故事。
大象创作的艺术品为灾民筹款
据美国媒体1月6日报道,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沃思堡动物园(Fort Worth Zoo),有一头重达7000磅(约合3175公斤)的大象名叫"拉莎"。它1967年出生在泰国,后来"移居"美国,成为沃思堡动物园里深受欢迎的一员。
1996年夏天,聪明可爱的"拉莎"突然灵感大发,在动物园管理员的"指导"下学会了画画,并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毕竟是非同寻常的庞然大物,"拉莎"的绘画作品风格也十分豪放,很少有细细的、笔直的线条。凭借着这一"绝活",大象"拉莎"的知名度不断攀升,堪称动物园中的"明星"。
此次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全球都在尽力为灾民捐款,沃思堡动物园经过一番考虑,想出了一个很不错的主意,把"拉莎"的一幅原创绘画作品拿到网上拍卖,由此所得的全部收入将捐献给美国的红十字会,由该机构转交给海啸受灾国的灾民。
这样,来自泰国的大象"拉莎"也可以给家乡人民贡献一份力量了。当地时间1月5日,"拉莎"的作品已经开始在Ebay网上拍卖。
据悉,动物中有绘画技术的并不是只有"拉莎",此前,日本一只黑猩猩还推出了自己的专题画展,在东京展出了50多幅油画,引来不少人的关注。另外,莫斯科的一头小白猪也举行过绘画表演。不过,卖自己的作品来为海啸灾民捐款,"拉莎"倒是第一个。(麦田//环球周末工作室)
海啸中动物帮人的灵性故事
.大象救孩子
在泰国普吉岛,有一头大象在大浪中背起许多孩子,并逃到了安全地方。英国游客芭妮特说,海啸发生当天,当巨浪直扑普吉岛的时候,一头在海滩供游客拍照的大象成了人们的救命英雄。因为大象主人在千钧一发之际,把许多小孩都抱到象背上,大象于是背着他们逃离危险的海滩,最终成功脱险。
.巨蛇引路救妇女
在印尼亚齐省省会班达亚齐,一名女子在一条大蛇的指引下,抵达安全地点。26岁女子丽扎说,2004年12月26日,她住的村落被巨浪淹没,慌乱中人们纷纷逃命。这时,一名女邻居因为受了重伤,请丽扎带自己的一对双胞胎逃生,她于是背起了双胞胎。
在与急流搏斗时,她看见一条大蛇从左侧顺着洪流游去,她就跟大蛇一直游,结果抵达了安全的地方。事后,丽扎说:"很奇怪,当时见到大蛇,我并不感到惊慌。"而且,大蛇也没有咬她们。
发生在动物身上的感人故事!
他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用一只母白鼠做肿瘤实验,他给那只白鼠移植了癌细胞,过了几天,肿瘤在关在笼子里的白鼠的身上越长越大,可他惊讶地发现一个异常的景象,那只白鼠焦躁不安,随后痛苦地用嘴撕咬身上的肿瘤,并将咬下来的一块块肿瘤吞噬下去,伤口上血迹斑斑,几乎露骨。
又过了两天,他又发现那只白鼠产下了一窝晶莹透亮的小白鼠,那只母白鼠奄奄一息地带着不堪目睹的伤口,躺在笼子里,嗷嗷待哺的小鼠崽喝着母亲的乳汁,一天天长大,白鼠母亲的身体日渐销售,拖着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身子,在癌细胞无情的肆虐下,用无与伦比的顽强和神奇的意志,用自己身体里所有的能量化为生命的乳汁,喂养着这一窝鼠崽,终于有一天,母鼠永远倒在笼子里,没有了一丝呼吸,一群被喂养长大的小白鼠把它围在中间……
他一直都在观察这个奇异的现象,母鼠在产下鼠崽后,整整活了二十一天,他心里惊呼道:“二十一天,恰好是白鼠平时正常的哺乳期,此后,小白鼠就可以脱离母亲而独立生存了,这只母鼠在正常情况下,因移植了癌细胞在身体内,早就应当死亡了啊!”面对此情此景,面对这种伟大而悲壮的动物的母爱!他潸然泪下……
(二)
他是一位经验老到的猎手,有一天,他带着他心爱的猎枪,追杀着一群约有二十只山羊,当追到一个悬崖边的时候,这群的山羊停止了逃命的脚步,悬崖的对面还是一个悬崖,但离这个悬崖有十米多远,任凭如何矫健的山羊都跳不过去,他得意地看着这群即将任他枪杀的山羊。
略过一会儿,一个不可思议的景象发生了,只见一只年岁较大的山羊从悬崖边退了几步,然后毅然地迅疾地向对面的悬崖跳去,在这只老山羊刚跳出几米的刹那间,另一只年青的山羊随后也向对面的悬崖跳去,分两次起跳,第二次是踏在半空中头一只老山羊的背上,再猛然地一蹬,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那只老山羊悄不声息地摔落在万丈深渊之中。随后,所有的羊群,如同在一个指挥若定的将军号令下,用同样的方法和动作,一起一落,一生一死。猎人看得目瞪口呆,感慨万千……
(三)
他是一个徒步的旅行者,有一天,他漫步在深山丛林中,突然有一块森林着了火,在火势蔓延的草丛中,他发现有一团团黑色的物体从劈劈啪啪从火中滚出,他仔细一看,原来那一团团的黑色物体,竟然是一团团蚂蚁,那一团团蚂蚁越滚越小,外面一层的蚂蚁在火焰的吞噬下,一只只被烧死,一层层被剥落,可里面的蚂蚁在外层的保护下,得以幸存。他被这一幕情景惊呆了,蚂蚁为了保存它们的种群,需要有何等的智慧和何等的牺牲精神啊!
(四)
他是一个日本人,有一天,他装修屋子,当他拆开墙上木版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一只壁虎(小蜥蜴)被一根铁钉牢牢地钉在墙上,可这只壁虎依然活着,他很纳闷,这只壁虎不能移动一步,是什么活到现在呢?于是,他就开始观察起来,不一会,他惊诧地发现,又一只壁虎爬了过来,用嘴里含着的食物熟练地喂着那只被钉住的壁虎,又后来,他更惊诧地想了起来:这只铁钉是七年以前的一次维修时,钉上去了,这简直是匪夷所思。七年啊!!!不论这两只壁虎是什么亲情关系,这需要多少耐心和关爱啊!!
动物们的感人故事主题:野猫的后代
版权所有:唐小西 原作 提交时间:13:50:09 11月20日
朋友家有一只猫咪,金黄的皮毛,见了人总是怯怯的,一双大眼睛闪烁着拘谨与不安。我随手拿起一只玩具熊逗它,它没有表现出一只三个月大猫咪应有的顽皮与好奇,似乎弄清了我没有敌意后才渐渐投入游戏中来。
朋友把它从地上抱起,向我讲起了它离奇的身世。
小区附近有一只野猫,朋友曾好几次见到它在阴暗的角落里出没。野猫也有爱情,爱情的结晶是七只猫仔。野猫妈妈无力抚养这么多后代,它自己过的也是饥一顿饱一顿 的生活。小猫断奶之后,它把小猫衔起来,放到小区住户的门口,然后在暗处躲起来等待,一直等到这户人家发现了小猫。
即使小猫被高高兴兴地抱进家里,野猫妈妈也并不立即离去,它要在外面多耽一会儿,直到确认小猫已被这个家庭收纳,才回窝里去衔下一只。听说有几户抱回小猫的是小孩子,不到五分钟后小猫就被家里的大人扔了出来,这时野猫妈妈会衔起它到另外一家去碰运气。
最后有只小黑猫始终无人接纳,也许它颜色不够吉祥,也许是小区的宠物已趋饱和,总之是野猫妈妈自己抚养了它。
朋友点点怀里猫咪的鼻子说:“还记得你妈妈吗?你妈妈不要你了。你想妈妈不?”猫咪“喵呜”地叫了一声作为回答。
朋友说,这只小猫自从抱回来就再也没有出过家门一步,它对大门有着根深蒂固的恐惧,大概是曾被别人家扔出来过吧。如果朋友偶尔把它抱到门口附近的区域,它会发出凄惨的叫声并极力挣脱,它怕极了被再次遗弃。也因此,它从小就乖得出奇,未经人指导就知道在地漏处大小便,也不象一般的小猫,把沙发和床单作为自己习武的场地而抓得四处开线。它与主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与默契,体现出猫类少有的对人的依恋。朋友早晨七点出门上班,它每天早上六点准时把主人舔醒,为此朋友从来不用上闹表。每天下班时,小猫都会趴在阳台上了望,期待主人身影的出现。
朋友讲完了小猫的故事,我陷入良久的沉思。
野猫从来都为人所憎恶,它们在夜色中出没,身上沾满污秽,犹如撒旦的使徒。我曾耳闻目睹许多人类迫害野猫的事件,其中不乏令人发指的残忍。反过来,在野猫眼中,人类也当是它们的头号天敌,你很难接近一只野猫五米之内,它们闻到人声会立即远遁。
那为什么野猫妈妈甘冒大险,将自己的亲生骨肉交到人类手里呢?
我想,这只野猫妈妈一定是家猫出身,它也曾享受过家庭的温暖,主人的爱怜,它了解人类,深知幼小的猫咪对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诱惑。
它也未必是抚养不了这窝小猫,更合理的解释是它不愿小猫一生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它知道,小猫在人家里,会吃着美味的猫粮,躺在宽敞的阳台上享受阳光。真是用心良苦啊!谁能说母爱的光辉只在人类中闪耀呢?
野猫的后代也终于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每一只小猫都健康地成长起来,没有一丝的野性,其聪明乖巧还越过了寻常家猫。但愿它们不要遭受野猫妈妈的不幸,被主人遗弃而流落街头,也但愿我们城市各个角落的野猫一族会终于消失,因为它们始终渴望的,依然是人类的爱。
大象嚎哭救游客
在泰国普吉岛北部新兴旅游胜地蔻立,一群外国游客因为骑乘的大象突然狂奔到高处,结果幸运获救。
在海啸到来前,泰国赶象人邓.萨郎甘和妻子率领一支由8头象组成的队伍向海边进发,象背上坐着十几名外国游客。突然,大象开始呜咽。平静下来约一小时后它们又“哭”了起来,这一回再也不能平静。
很快,大象载着惊恐的游客向背离海滩、覆盖着灌木丛的山上狂奔而去。海边其他不工作的大象,也纷纷挣脱沉重的锁链向高处跑去。然后,人们看见巨浪袭来,开始跟着大象狂奔。
.小狗救回7岁小主人
在海啸重灾区之一的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海边小村,一条名叫“塞尔万库马”的小狗救了它的小主人迪纳卡兰。
海啸来临时,迪纳卡兰的母亲桑吉塔只能抓住两个年幼儿子的手,拼命向高处奔跑,并希望自己最大的孩子、7岁的迪纳卡兰也能跟着她一起逃出险境。但迪纳卡兰并没有跟上母亲,而是向他自认为最安全的地方——离海岸只有大约40米的一个小棚屋跑去。
危急关头,“塞尔万库马”毅然掉转头去追小主人。它一路咬着小主人的衣服,间或用鼻子拱着小主人,硬是将他给拽回了附近高处的安全地区。最终得救的迪纳卡兰感激地说:“塞尔万库马咬着我衬衫的衣领,把我拽了回来。”
.大象帮助救灾
在泰国南部重灾区,大象成为救援人员的首选帮手。目前,已有24头大象运到泰国南部地区,参与灾后的救援与重建工作。大象的主人说,在这些碎石遍地的灾区,“大象要比四个轮子的卡车和锄头效率高得多,只有大象能够承担这项工作”。
泰国南部当地政府人士表示,大象正在把成吨的垃圾运走,为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工作的救援人员提供了便利。
著名作家叶广芩讲的她所遇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为了体验生活,她到大兴安岭的一个县挂职副书记,其实她不管多少事,就是为了考察大兴安岭的动物状况。她的同事给她讲了他父亲一段难忘的经历。
在70年代,那里的人们正大兴猎杀金丝猴,为的是用他们的皮做皮衣出口。她问过那里的人说:你们做了这么多皮衣,自己穿过吗?他们的回答是:我们不穿,谁穿那衣服呀,你知道吗?穿到身上的感觉象是穿头皮!因为金丝猴的毛很稀少,而切没有绒毛。
那时侯猎取金丝猴的方式是围山。人们先从四周将金丝猴往开阔地带赶,等赶到它们无处可逃时,接下来的就是人们砍倒周围的灌木,开始人猴大战。因为人们要的是金丝猴的皮,所以尽管往死里打,打得是人嚎猴叫,惨不忍睹。
有一次围猎时,有一只母猴怀里抱着一只小猴拼命的跑,跑的过程中,又顺手揪起了一只小猴驮到背上一起跑。这时有两位老猎人追了过来,其中有一位就是那同事的父亲。一直追到了悬崖边一棵大树上,好象猴子再也没处跑了,两位猎人举起了抢,就在要开抢的一霎那,那只母猴的手向前一伸,竟做出了一个象人一样的“暂停”手势,两位猎人很疑惑,就停了下来。这时,只见这位母亲把两只小猴抱到了怀里,给它们喂奶。可能小猴不是太饿,吃了一回就不吃了,跑到一边去玩了。然后这只母猴就摘下树叶,把剩的奶水往树叶上挤,再把树叶一片片的放在离小猴较尽的树叉上。等把奶水挤干了,母猴对着两位猎人,身体象前一躬,双手捂住了脸,意思是开抢吧。这时两位猎人的抢再也举不起来了,因为他们要射杀的不仅仅是一只没有灵魂没有情感的动物,而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老猎人从此再也不打猎了。
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枪声仍然带着罪恶的余音低回在自然保护区巡视卫士们的脚印难以到达的角落。当年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那支磨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枪斜挂在他身上,身后的两头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物。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喝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些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磕长头去拉萨朝觐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条布满艰难和险情的漫漫长路。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铜碗酥油茶时,突然瞧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传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怜悯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获猎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跷蹊,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卧着一只小羚羊,它已经成型,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都是神圣的,包括动物在内。老猎人的开膛破肚半途而停。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下落。
1,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的一头母象被缅甸村民用枪打成重伤,她忍着伤痛将自己的正在哺乳期的孩子带到中国边境一侧的村庄边,把自己的孩子“托”给好心的村民“抚养”(因为小象只会吃奶,没有奶一定会饿死),然后自己因血液流干而死去,她的鲜血洒了一路...
2,哈尔滨水族馆里的一只海豚,下颌骨意外粉碎性骨折,在驯养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带着伤痛给观众表演了两天。这两天她无法进食,连嘴都张不开。后来被发现才得以妥善治疗。
3,一个铁路工人每天傍晚结束车上的工作在他居家的小站下车时,他的那只相伴多年的爱犬都会准时风雨无阻地在车站迎接他,然后亲亲热热地一起回家。一天,不幸降临,工人在火车上因故身亡。不明真相的爱犬仍然一如既往地到车站去接主人。等啊,等啊,深夜过去,天空泛白,日头高挂,太阳又落山,仍然不见主人身影。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这只狗仍然一动不动地在站台上等着。有人给它吃喝,它拒绝,有人想领走它,它没有任何反应,眼睛仍然直直地望着铁道的远方,周围熟悉这只狗的人们都知道它是在痴心地等待自己的主人。这只狗后来终于在等待中饿死渴死在了纹丝未动的位置上。它的忠诚感动了车站周围的人,大家就在车站站台上为它制作了一个雕像。
4,他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用一只母白鼠做肿瘤实验,他给那只白鼠移植了癌细胞,过了几天,肿瘤在关在笼子里的白鼠的身上越长越大,可他惊讶地发现一个异常的景象,那只白鼠焦躁不安,随后痛苦地用嘴撕咬身上的肿瘤,并将咬下来的一块块肿瘤吞噬下去,伤口上血迹斑斑,几乎露骨。
又过了两天,他又发现那只白鼠产下了一窝晶莹透亮的小白鼠,那只母白鼠奄奄一息地带着不堪目睹的伤口,躺在笼子里,嗷嗷待哺的小鼠崽喝着母亲的乳汁,一天天长大,白鼠母亲的身体日渐销售,拖着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身子,在癌细胞无情的肆虐下,用无与伦比的顽强和神奇的意志,用自己身体里所有的能量化为生命的乳汁,喂养着这一窝鼠崽,终于有一天,母鼠永远倒在笼子里,没有了一丝呼吸,一群被喂养长大的小白鼠把它围在中间……
他一直都在观察这个奇异的现象,母鼠在产下鼠崽后,整整活了二十一天,他心里惊呼道:“二十一天,恰好是白鼠平时正常的哺乳期,此后,小白鼠就可以脱离母亲而独立生存了,这只母鼠在正常情况下,因移植了癌细胞在身体内,早就应当死亡了啊!”面对此情此景,面对这种伟大而悲壮的动物的母爱!他潸然泪下……
洪瑞生
洪瑞生(1940.2—),厦门大学美术系教授(已退休),资深油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吴作人工作室(现第一工作室)。1984年调入厦门大学,参与厦门大学美术系的筹建工作,历任美术系副主任、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美术教学及创作,其油画作品多次被选入参加全国美展及油画专题展,擅长表现闽南人的情感、气质与人情风貌,画风朴实自然,呈现出富有感染力的视觉艺术意味,因为他那传达闽南人内心温馨庄重的红色的魅力,有评论冠之为“闽南红”。代表作品有《琴室》、《冬日的鼓浪屿》、《夏至》、《涨潮》、《餐厅》、《崇武渔妇》、《五彩的集市》等。曾在台湾、巴黎、厦门举办个人作品展览。出版《洪瑞生油画集》。在重点学术刊物发表有独立视角的学术论文多篇。曾是福建美术家协会理事,厦门市美术家协会付主席。
中文名:洪瑞生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福建省
出生日期:1940.2
职业:画家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吴作人工作室
代表作品:《琴室》《冬日的鼓浪屿》《夏至》《涨潮》
个人自述引:
我1940年正月出生于鼓浪屿,自小我就和这里的土地、人情、民俗、审美心理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我悉知她的气息、她的特质、她的细节和她的美,可以与之沟通甚至神交,她经常在我的心里。我使之扩大到民族的心理、情感、审美、文化,我就珍惜着这份内心的东西,体验她和表现她。我是一个闽南的土地和阳光所哺育滋养的本土画家,一个闽南人,又在北京学艺——南人北艺,特别是吴作人工作室的美学观长久地滋养我,自然地让我把南北的人文气质融合为一体。
(一)艺术对于我来说不是游戏,是创造性的劳作;不轻松,而是思考+学习;不只是手艺,而是艺术视觉+情感+技巧(包括“手艺”);不是名利诱惑的驱动,而是爱画画的本性+艺术的理想合成的动力。这是自己无终极的人生路。我重视并奉行“积累”,让其“水到渠成”,自喻为“火山爆发论”:只有积蓄达到突破临界时,才有辉煌壮丽的迸发景观。这不是憧憬,而是着重当下,一点一滴,脚踏实地积累成就的。
(二)我致力于油画的“中国化”(通常的学术概念是“民族化”,也有称“本土化”)。植物从一个地方移植到气候、土壤不同的地域,肯定要出现变化;植物尚且如此,作为与人的心灵、情感、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审美习惯,地理气候息息相关的艺术,怎会不发生及没必要变化呢?主体和背景都不一样了,那是一定会变的,这就是必然要“中国化”的不争的理由。
这不是“伪议题”。
我们的油画先辈们几乎从一开始就探索这个课题,百年来众多油画家一直为此矢志努力,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一直心怀此志。中心问题在于自己得有中华魂、中华情、中华文、中华眼、中华志,归结之:中华根。我就倍感自己的民族文化根底的不足,阻滞了自己油画“中国化”的进程。我对油画的“中国化”持坚定、审慎、持之以恒的态度,提出“了解——理解——综合与融汇——创造”的“从‘消化’走上创造”的学术方法。自己以这方法,从上世纪70年代末探索至今,走着一条“学习——思索——理解——位移——变化”的积累式路子。我的观点和做法是:油画“中国化”不宜简单地画成中国画,应静心守志,不急成,致探索,一点一滴,令其水到渠成。它应是东、西方绘画融会通变演化出的新体式。首先,它必须有油画的特质,同时又具中华的气质。我清醒地知道,这是一个很缓慢、艰难并因人而异的渐变的过程;但它是大有可为并有灿烂前景的,需要几代艺术家的努力追索,每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做一点,集腋成裘。
(三)艺术是随人之“真、善、美”的心性的去做的,专意执着于此才有“艺术的真”。(“艺术的真”不是局限于写实样式,更不是自然主义;它是艺术应该具备的主客体真诚相合产生的那种对生活的某种超越。)
“艺术的真”是自己的艺术观念真是自己的,不是某家某派的拷贝。它源于自己的内心、自己对艺术的理解、自己的理性、自己的生活阅历和艺术实践、自己对外界的感受点所具备的艺术性质的可靠性和明确性、自己确具的艺术感受及艺术视觉方式、自己的情动和艺术视觉期待及作画时的无功利心态;总之,源于自己的生命主体、内在逻辑和生活逻辑。同时,艺术样式的转变也必定是基于自己的艺术观念、艺术思维模式和艺术感受及艺术观看方式并由以上几个方面决定的艺术体现系统的转变的。它是经过艺术主体从传统、生活、文化、内心、视觉、技巧等方面的消化与融合而创生的。所以,“艺术之真”永葆活力,永无终极!由此我说:“难得者真!”
(四)搞艺术,首先是自小有喜爱,其次是怀揣一个不息的心愿;不停学习,勤奋积累,发展天赋,治艺得法,确立一个目标,善于专守;宁静致远则水到渠成。
众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哗哗,我独不从。坚守需要有清晰的思路,纯然的追求,需要时日,耐得住长久的淡泊和寂寞;先能保持住“不从”方能做到“独守”。
做艺术常于不经意间闪现大大小小的灵感——像精灵一样不期而至,得善于像拾贝一样把它们汇集起来,琢之磨之,串成一件晶莹绚丽的珍宝——真善美的合璧;这就是我的艺术体验和创作方式。
艺术视觉是能动的,它能在艺术创造历程中变化、提升和个性化;艺术家需要毕生积蓄眼、心、脑、手协同的艺术“正能量”,才能活力不息,甚至有望壮丽的“喷发”。
艺术需要“法”;但艺术更需要情、智、理、真的“大法”——人类精神与自我心灵相合的境界;这时“法”就是有灵性的“活”的法,有此“法”就有望使自己的艺术呈现出持久的活力并萌生神韵。
个人简介
洪瑞生,厦门大学美术系教授,研究生导师,1985年—1893年任该系首任系主任。是该系的主要创办人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美术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洪瑞生是位有深厚的艺术造诣、学术涵养和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的中国油画家,他勤于学术思考,长于倾情抒画,乐于反复深入,喜于宁静独守;从艺54年,坚实地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人生经历
1940年生于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
1953年至1959年就读于厦门第一中学;
1959年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吴作人工作室;
1980年油画《南普陀寺》入展华东油画静物风景展;
1983年油画《石工之家》入展全国侨乡风貌展;
1984年入厦门大学筹建艺术学院美术系;
1985年至1993年任首任系主任;
1987年油画《晨妆》入选“首届中国油画展”;
1989年油画《五彩的集市》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该画编入《中国现代
美术全集》油画卷第三卷;
1992年在高雄市琢璞艺术中心举办个展,油画《暖风》入展“92·中国油画艺术展”;
1994年油画《傣家酒楼》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油画《鼓浪屿·正月》入展“94·中国油画沙龙展”;
1995年在高雄琢璞艺术中心举办第二次油画个展;
1997年油画《菊花和静物》入展第二届中国静物油画展;
1998年7月-12月赴巴黎国际艺术城作艺术考察,并举办油画个展;
1999年油画《琴室》入选“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中国艺术大展”;
2004年9月-2005年12月为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创作大型历史画《雄风—1662年2月郑成功察视荷兰殖民者撤出台湾热兰遮城》(5250px×11250px);
2006年油画《崇武渔妇》入选“中国百家金陵画展”;
2008年油画《酒器和水果》入选“中国油画写生作品汇展”;
油画38幅在北京TRA画廊举办《历史语境》三人油画联展;
2010年在厦门市“正版艺术画廊”举办《闽南·红·瑞生油画作品展》;
素描作品两幅入展《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全国巡回展》;
油画《春·秋》入展全国《人与自然和谐书画巡回展》;
油画《海天一色》《漆器和水果》入展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主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
2012年油画《涨潮》入展中国大型《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
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
为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_达博物馆创作大型历史画《最后的战将——SISINGAMANGARAJAXII领导族人征战荷兰殖民者》(236cm×388cm);
ProffessorRuishengHong’sArtResume
RuishengHongwasanartprofessorandgraduateadvisorintheArtDepartmentofXiamenUniversity.Hewasoneofthefoundersofthedepartmentandservedasthefirstdeanfrom1985to1993.HeisamemberoftheChineseArtistsAssociation.HewasthedirectoroftheFujianProvincialArtistsAssociation,executivedirectoroftheFujianArtEducationResearchAssociation,andvicechairmanoftheXiamenCityArtistsAssociation.HongisanexperiencedChineseoilpainterwithprofoundartistry,academicaccomplishmentsandrichteachingexperience.Heisdiligentinacademicthinking,excelsinartisticcreationandenjoysin-depthresearchandpeacefulsolitude.For54years,hehasbeensolidlypursuinghisownartisticdreams.
1940BorninGulangyu,XiamenCity,FujianProvince;
1953-1959StudiedinXiamenFirstHighSchool;
1959AdmittedtotheOilPaintingDepartment,ChinaCentralAcademyofFineArtsinBeijing;
1964GraduatedfromWuZuorenStudio,ChinaCentralAcademyofFineArts;
1980Oilpainting“NanputuoTemple”shownat“TheEastChinaOilPaintingStillsandLandscapeExhibition”;
1983Oilpainting"StoneCarver’sHome”shownat“TheNationalNewLookoftheHometownofOverseasChineseExhibition”;
1984LaidthefoundationfortheArtDepartmentatXiamenUniversity;
1985-1993ServedasthefirstDeanoftheArtDepartment;
1987Oilpainting“MorningMakeup”selectedfor“theFirstChineseOilPaintingExhibition";
1989Oilpainting“ColorfulBazaar”selectedfor“The7thNationalArtExhibition.”Thepaintingisincludedin“TheContemporaryChineseArtWorks”,OilPaintingsvolume:volumeIII;
1992SoloexhibitionattheJ.P.ArtCentreinKaohsiung,Taiwan
Oilpainting“WarmBreeze”shownat“92·ChineseOilPaintingExhibition”;
1994Oilpainting"DaiRestaurant"selectedfor“The8thNationalArtExhibition”
Oilpainting"Gulangyu·LunarJanuary"shownat“94·ChineseOilPaintingSalon”;
1995SecondsolooilpaintingexhibitionattheJ.P.ArtCentreinKaohsiung,Taiwan;
1997Oilpainting“ChrysanthemumandStillLife”selectedinto“TheSecondChinaOilPaintingStillLifeExhibition”;
July-December1998
VisitedtheInternationalArtCityinParisandheldasolooilpaintingexhibition;
1999Oilpainting"PianoRoom"selectedfor"TheChineseArtExhibitionofCelebratingtheReturnofMacaototheMotherland”;
September2004_December2005
Createdalarge-scalehistorypaintingforXiamenZhengChenggongMemorialHall:"Glory-ZhengChenggongsurveyingthewithdrawalofDutchcolonistsfromFortZeelandiainTaiwan”(5250pxx11250px);
2006Oilpainting“ChongwuFisherwomen”selectedfor“ChinaJinlingArtExhibition”;
2008Oilpainting“DrinkingVesselsandFruits”selectedfor“ChineseOilWorksExhibition”;
38oilpaintingsshownat“HistoricalContext,”atriogroupexhibitionatBeijingTRAGallery;
2010Held“Minnan·Red·RuishengOilPaintingsExhibition”attheGenuineArtGalleryinXiamen
Twosketchesshownat“TheNationalTouringof60yearsofSketchesoftheCentralAcademyofFineArts”;
Oilpainting"Spring·Autumn"shownatthenational“HumanandNatureinHarmonyCalligraphyandPaintingTouringExhibition”;
Oilpaintings“MergedOceanandSky”and“DrinkingVesselsandFruits”shownat“TheAnnualChineseContemporaryArtExhibition,”sponsoredbytheChineseWritersandArtistsUnion.;
2012Oilpainting“RisingTide”shownatthelarge-scalenational“MyLand,MyPeopleOilPaintingInvitationalExhibition”;
November2011toDecember2012
Createdalarge-scalehistoricalpainting“TheLastWarrior-SisingamangarajaXIILeadingtheAboriginalstoFightagainsttheDutchColonists”fortheWestSumatraMuseuminIndonesia(236cm×388cm);
......
他们心目中的洪瑞生教授
《一个带着“罗盘”和“锚”生活的人》
作者:童焱(洪瑞生教授的校友兼同事,更是朋友)
上个世纪40年代,洪瑞生先生出生在厦门鼓浪屿。在这个与厦门岛毗邻的小岛上,不仅覆盖着郁郁葱葱的亚热带植物,而且还有许多令人回味的人文景观。比如,反映殖民文化色彩的西式建筑和代表鼓浪屿人文化趣味的钢琴声。这些内容都给青少年时期的洪瑞生先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后来他所从事的美术创作活动中,处处都可以看到这种记忆的烙印。
洪瑞生先生是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的教授,首任系主任。上世纪60年代,他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吴作人工作室。随后辗转于贵州、福建。曾经当过八年的中学美术教师。蜚声国际的现代艺术家黄永_就是那时他亲炙的弟子。不管是在中央美术学院求学期间,还是后来分配到贵州工作,调到厦门任教,洪瑞生先生始终都在按照自己的思考认真地展开着艺术人生。
在中学时代,他的各门功课成绩都非常的优秀,但美术是他的最爱。在著名水彩画家张厚进先生的影响和指导下,最后在报考大学的时候,他还是决定根据自己的兴趣,负箧北上,报考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结果,他被录取了。在学期间,他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了吴作人工作室。他不仅接受了像吴作人、艾中信等多位油画名师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在这里的学习还培养了他的艺术趣味,即油画的表现活动要突出含蓄、雅致、朴素、诚恳的格调。艾中信先生说过:“油画,就应该像中国的茶,可以品。”这句话,可以说是一个对他的艺术创作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诲。
了解洪瑞生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真实、稳健、很有独立性的人。他于70年代末迈出了艺术探索的步子,有自己的方向,坚持做适合自己的艺术。当年,黄永_在厦门搞达达展览的时候,一位画友曾邀请他参加展览。他说:“让我想两天再说。”两天后,他对朋友说:“我适合积累式,我还找不到感觉。”也就没参展。
洪瑞生先生当年带过的研究生这样跟我讲:“洪老师这个人活得比较孤独。他在艺术上,从未想跟谁去比一个高低上下,只想按照自己的喜好生活,自己玩自己的。”是的,洪先生在艺术上有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趣味和表现方法。他重视生活,强调感受,梦想着自己的创作能够在不断的修养中成为历史中的一步。每当和朋友谈到这些东西时,他的眼睛里就会放光,神情也会变得兴奋起来,平日里的慎重也会因此而失踪。
尽管从表面上看,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气质,但从根本上讲,他是一个有着古典主义思想观念的中国油画家,非常关注艺术创作的规律性和美学价值。他说:“艺术不是游戏,而是劳作。”为了把艺术这项特殊的工作做好,他非常广泛地学习、研究西方艺术史中的经典。比如,他画过希腊巴底农神庙中的浮雕,认真临过画册上德加的油画。不过,在学习过程中,他反对为技巧而技巧的学习方式,主张学而不仿。他说“大师是火,给人温暖,但也会烧死人的。我们只能接受其熏陶,而靠近不得。”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理解,我们虽然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印象派、那纳比派、野兽派、表现主义的痕迹,但是,那里面始终有着他自己的解读和创造。他的路子展示出一个魂牵东方浪漫情思色彩的中国艺术家,努力于吸纳和综合东、西方艺术。
众皆趋彼,我独守此。在经历了社会上很多历史性的变革之后,洪瑞生先生依然较为稳定地在自己的生活轨迹上行走着。他用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体验、感受着自然和社会,在反应中捕捉着有价值的内容,并把它们表达出来。这样的艺术人生非常地朴实和单纯,同时它也不乏个性化的表现。作为一个研究型的艺术家,洪瑞生先生是一个带着罗盘和锚生活的人。在油画艺术的创作道路上,他不强求突破,慢慢地走着自己的路,不断地发现自我,不断地调整自我,也不断地完善自我。
主要作品
(洪瑞生2013-3-25写于厦门高远楼)
《晨妆》
亚麻布_50.8cm×1525px_1993年
创作阐析:作品以散点透视的观念自由地处理室内的空间,用方形、矩形、圆形、半圆形、及不规则形组成画面富有视觉节律的形式;以不同色感的大面积朱漆般红色及桔色、**与点缀少许的青灰色、绿色、白色组成画面色调,不以褐色再现暗部,以求整个室内充满光彩。一个新婚的惠安女对着小园镜全神沉湎于摆弄额前的刘海,浓郁的温馨、喜气、宁静、幸福流溢在这小小的新房里,我希冀能呈现惠安特有的民俗气息和惠安女极为爱美的心理,这是闽南的风土人情,也是中国的民间生活和审美情趣。这种神韵是我心中平实的诗
《涨潮》
亚麻布_72.5cm×2500px_1996年
创作阐析:渔民要出海啦,忙碌着,他眺望天象海潮,闽南特有的彩绘渔船在晨光中随波摇曳,所有的形象融进光彩的流徜中,多层而不同的色彩的重置构成迷离的炫彩,画的是海的意境、光彩的欢唱,更是对劳动的赞歌
《海天一色》
亚麻布_42cm×1692.5px_2003年
创作阐析:彩绘的渔船锚泊在岸边,渔民摇着小舢板和筏子来回穿梭在大船间,海上轻雾弥散,瞬间我的眼睛感到蓝色的炫目和光彩的魅力,让我画兴勃动,看不见那些的多余,却凝聚成这空_深远的海天一色
《辉煌》
亚麻布_151cm×2925px_2003年
创作阐析:音乐是无比辉煌的,油画也是可以比翼的,艺术境界的辉煌定是无限极的!我以此画表达我对艺术的倾心、感受、赞颂与追求——表现人类高尚精神的无限辉煌!
《雄风——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亚麻布_210cm×11250px_2004年9月——2005年12月_展藏于厦门鼓浪屿郑成功纪念馆
创作阐析:以“之”形线横贯宽阔的画面以构成横向的张力,使之与宽银幕式的场面相匹配,展现历史事件的宏大场景。以冷凝沉郁的巨石、龙舌兰、大地海天的冷色衬托出郑军旌旗猎猎气势如虹的军威和热兰遮城墙熠熠的暖红色,以建构画面那种经鏖战收复疆土的庄重自信的氛围和历史的沉重感。按照馆方历史学者的要求,不再突出郑成功的统帅的威武强壮,而是着重兼有“王”与“帅”的胸臆气质及积劳成疾略显消瘦的仪表容颜,让高瞻远瞩的形象在日光中熠熠生辉,胜利之师威武雄壮!战败的荷兰殖民者揣着复杂的心态撤出了台湾岛。我通过画笔把我对故乡历史英雄的解读与敬重讴歌之情画进人物旌旗、巨石故垒、雄风海涛、刀光剑麻之中;延平郡王策马缓行于历史长风中;故命题曰:《雄风》。
发表的文章
●《油画艺术教学与油画特质》
《油画艺术教学与油画特质》1989年刊《美术研究》1989年3期
●《大师自由色彩表达的启示》
《大师自由色彩表达的启示》1994年刊《福建艺术》1994年4期
●《油画研究生培养行为初探》
《油画研究生培养行为初探》1994年刊《艺术教育》1994年3期
●《论艺术视觉的能动性》
《论艺术视觉的能动性》1995年刊《厦门大学学报》3期
●《对素描和素描教学的一种见解》
《对素描和素描教学的一种见解》1996年刊《美术》9期
●《论油画从“消化”走上创造》
《论油画从“消化”走上创造》1997年刊《美术观察》12期。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造型艺术》。
●《高等美术教育中的科学精神》
《高等美术教育中的科学精神》1997年刊《高等教育研究》6期
●《艺术视觉的历史性突破——莫奈艺术视觉在西方绘画史上的意义》
《艺术视觉的历史性突破——莫奈艺术视觉在西方绘画史上的意义》1998年刊《厦门大学学报》3期
●《艺术体会二则》
《
版权声明:本文为 “心一设计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