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新闻周刊》网站9月2日报道,近日社交媒体视频显示,乌军无人机向对手可能藏身的树林喷射炽热、明亮的金属液,所过之处燃起大火,并引发林中武器弹药二次爆炸。有分析称,乌方投下的或为铝热剂。
01
就算钢铁也能熔化
1893年,德国化学家戈德施密特偶然发现了铝热反应。铝热剂通常由铝粉和氧化铁混合而成,可在水下燃烧并产生超2000摄氏度的高温,连钢铁都会液化,甚至变成气态。
铝热剂燃烧猛烈,发生火灾极难控制,西方军界很快意识到前者的战争潜力。1915年,德国齐柏林飞艇向伦敦投掷铝热剂燃烧弹,潘多拉魔盒由此打开。
无人机投掷铝热剂炸弹示意图。(英“反对武装暴力”网站截图)
二战期间,从北非到欧陆,各大战场都能见到铝热剂的身影,尤其制成手雷后,堪称步兵的反装甲利器。
通过短时间内释放巨大热量,一枚铝热剂手雷就可烧坏钢制炮闩、熔化发动机缸体,让敌方火炮、坦克直接报废。
但铝热剂也很危险,人体一旦接触,不仅可能导致大面积烧伤,还会因吸入有毒烟雾造成呼吸道损伤、感染、脱水和器官衰竭,留下终身伤害。
据麦吉尔大学官网披露,越战中,美军就用铝热弹烧毁大片农田、植被和房屋,给当地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02
美或向乌提供铝热弹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度停产铝热弹。
然而,俄乌冲突爆发后,美方却于2023年10月高调宣布恢复制造AN-M14铝热剂手雷,产量达7.2万枚。外媒认为,“其中一些或已流入乌克兰”。
美制AN-M14铝热剂手雷。(美陆军官网截图)
美陆军官网称,这种可怕武器惊现俄乌战场该型手雷燃烧40秒,可烧穿12毫米均质钢板,而这已超过大多数轻型装甲车的外壳厚度。
除了外部直接援助,据乌克兰《防务快报》网站介绍,该国军工企业也开始利用西方设备和技术自制铝热剂弹药。
“钢铁黄蜂”公司是一家研发无人机武器系统的乌私营军火制造商,其3D打印生产的铝热剂炸弹,最小的不到500克,最大的重约2.5千克。
据介绍,这两种弹药,前者可在10秒内烧穿薄钢板,后者则能烧穿厚度超6毫米的钢板,并留下一个10厘米左右的大洞。
为提高打击精度,“钢铁黄蜂”还在铝热剂炸弹上加装磁性部件,并建议采用30米以下的超低空投掷方式,以免炸弹从目标上弹开。
03
一项致命的“创新”
种种迹象表明,在美西方的纵容、支持下,铝热剂弹药正被大规模投入俄乌战场。
据《福布斯》杂志网站披露,今年6月下旬乌方发布的作战视频中,就出现过“特种无人机”使用铝热剂弹药的画面。
视频显示,乌军无人机撞上一栋覆盖着波纹金属瓦的建筑物后,像烟花一样嘶嘶作响,火花四溅,很快将金属屋顶烧穿。
军事专家指出,上述特征符合铝热弹的特点——很少爆炸、烟雾不多、高温灼烧。
美《新闻周刊》网站也表示,铝热剂炸弹已成乌军飞手“最喜欢的武器之一”。
乌方发布的使用铝热剂作战画面。(美《福布斯》杂志网站截图)
另外,今年7月美媒曾“精准预测”,乌方“将越来越频繁地使用铝热剂攻击俄能源设施”。
一个多月后,俄境内炼油厂、油库和变电站,果然遭到超150架无人机的大规模连续袭击。
而对于近日无人机喷射铝热剂烧毁树林,西方媒体更宣称,这是“一项军事创新”。
来源|中国新闻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 “心一设计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