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5月20日,纳粹德国发动了代号“水星行动”的军事行动,空降入侵克里特岛。这是历史上首次的大规模空降作战,这场战斗让德国伞降猎兵在盟军那边名声大噪。
▲克里特岛战役中的德国伞兵
但事实是,虽然这战役德军获得了胜利,但是损失惨重,尤其是伞兵,有些甚至直接跳到了英军枪口上,第一突击团第三营的伞兵脚还没着地呢,126人里就没了112个。
得知空降部队损失惨重后希特勒勃然大怒,直接对着伞兵开喷。
德国伞兵这边痛定思痛,仔细分析了损失惨重的原因,发现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武器。由于98k太长带不下,因此大部分伞兵在跳伞的时候身上是没枪的,落地之后先要花一分多钟解开降落伞,美国机枪居然是抄袭德国的?这支枪差点改变世界丨轻武专栏再去找一起丢下来的武器罐,才能拿到枪。在此之前只有一把小手枪防身,找不到长枪就只能白给了。
▲德国伞兵的武器箱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德国空军决定研发一种伞兵专用步枪。1941年11月,他们拿出来一揽子要求。什么精度高,可靠性高我就不念了。简而言之就是既要要发射7.92mm全威力弹,又要小巧轻便,还能全自动,必要的时候还能中键抡枪托。
根据这个指标能研制出什么贵物想必不用我多说了,而且上面还提到在水星行动之后,希特勒就开始质疑伞兵的作用了,此后更是再也没有开展过大规模空降作战,专门研发一种伞兵步枪似乎并不那么必要。
所以这是FG42的第一个问题,武器的立项缺乏论证,指标脱离实际。
▲克里格霍夫FG样枪
之后空军向六家工厂发送了伞兵步枪的需求,但是只有莱茵金属和克里格霍夫提供了样枪,毛瑟更离谱,居然拿了个MG81航空机枪的地面版敷衍过去了,人家要的是步枪,你拿个机枪过来,这不是明摆着糊弄人吗?
▲毛瑟FG样枪,你这不是欺负空军不识货吗?
原来,伞兵步枪的研发没有经过陆军军械局的批准,其他武器公司都没当一回事。陆军军械局的职责是管理各类武器的研发,不管你是空军陆军党卫军,只要想研发武器,就必须经过陆军军械局的批准,并接受其监管。
但是因为空军和陆军有矛盾,大家谁也看不起谁,所以戈林就亲自下令,绕过陆军军械局直接进行研发。最终在两种样枪之间,空军选择了莱茵金属的样枪。
▲游戏《从军》里使用FG42的德国伞兵
莱茵金属的样枪由MG34的设计师路易斯·斯坦格于1941年12月开始研发,最早的概念基本上就是弹匣侧置的刘易斯轻机枪。1942年2月拿出了第一支原型枪,称之为450装置,7月试产了40支,在一些资料中也将其称之为FG42C型。
▲最早的FG-42C型
陆军军械局这时候一看,这是不把我放在眼里啊。但又碍于戈林是希特勒的好基友,不好直接下手。于是就在各种程序上拖延研发进度。所以直到43年,FG42才正儿八经地开始研发。
43年夏天,空军对FG42的原型枪进行了一次测试,这也是量产前进行的最后一次测试,提出了好几页改进措施。比如握把的角度太大,枪口焰太大。开膛待击时污垢容易进入机匣,对可靠性影响非常大等等。
但是很明显,有人想吃热豆腐了。这些改进还没改完,戈林就批准了FG42的量产,在一些资料中称之为FG42E型,或者FG42第一型。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研发进度拖沓,还未完善就进行量产。
▲FG-42E型
43年5月开始量产的第一批FG42总共有2000支,但这些步枪的设计并不完善,只是拿来给伞兵们尝尝鲜的。第一个尝到的是解救墨索里尼的橡树行动,不少士兵配备了FG42,在随军记者的镜头下留下了大量照片。这次解救行动德国人是没费一枪一炮,就从几百名意大利守卫的注视下,大摇大摆地把墨索里尼给捞出来了。意大利人是真的给足了面子,让FG42来了一次风光无限的首秀。
▲橡树行动中背着FG-42的德国伞兵
在FG42E型装备的改进还在继续。
E型的机匣由铬镍钢切削加工制成的,但是当时德国非常缺镍,所以之后改成了铬锰钢,但是没过多久铬锰钢也供应不上了。于是在43年9月,FG42的机匣改成了普通碳钢冲压制造,枪托和握把也改成了木质,而且终于把那个反人类握把给改成正常的角度了。其最终结果就是现在给被称为G型或者第二型的FG42。
这一型号的FG42和之前的相比几乎是重新设计了,全枪根本没有能互换的零件,连弹匣都不行,属于是高清重置版了。
▲FG-42E和FG-42G
在设想中,首批FG42将会在44年7月交付,到45年1月,工厂每月已经能生产1万支FG42。但事实上,由于盟军的轰炸和管理混乱,直到44年11月,首批五支FG42才真正走下生产线,12月又生产了519支。但这些武器并不能直接发放到军队中,需要再进行一轮测试。所以真正开始量产是在1945年3月22日,众所周知,六个星期后纳粹德国就没了。
▲狙击型的FG-42
FG42G型才是真正达到作战水平的,完全体的FG42,之前的那些只能看做是半成品。但是G型由于出现时间太晚,产量非常有限,大约在6000支左右。也因为如此,G型从来没有到过伞兵手里,只有党卫军和人民冲锋队用过一点点。
这就是FG42的第三个问题,几乎没有实际应用,给德三末期本就混乱的武器研发工作火上浇油.
▲柏林战役后,一名挎着波波沙的苏军士兵
蔑视的看着使用FG-42的党卫军士兵的尸体
从历史角度看,FG42完全是一支多余的武器,纯粹是戈林一意孤行的结果,但我们假设FG42大量装备了,单论性能,他会是一支优秀的武器吗?
早在1942年11月,陆军最高指挥部就发布了一份Mkb42、全自动版G43和FG42的对比报告。在陆军眼里FG42属于纯纯的轻机枪,和G43相比火力确实更强了,但是全自动射击很难命中目标。但如果以轻机枪的身份与MG34相比,FG42火力明显更弱了,在陆军眼里FG42差不多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与其相比,使用7.92mm短弹的Mkb42突击步枪才是步兵武器真正的进步。
▲FG-42、G43和MKb42的孙子StG-44
后来陆军又对Mkb42和FG42展开了一次部队测试,结果士兵把FG42骂惨了,首先枪口焰太大,其次武器对灰尘和污垢过于敏感,他们还不喜欢横向的弹匣,最后还说寿命太短。
不过话也说回来,FG42是针对伞兵研发的,拿去和步兵武器对比确实有点难为他了。而且此时FG42才刚刚设计好不久,出点问题情有可原。
▲美军队FG-42很感兴趣
在战后,美国人对FG42的完全体G型进行了一次严苛的标准化测试,结果是把FG42给夸上天了,说他的总是设计非常出色;精度表现优于T20E2步枪;后坐力很小,射击时非常稳定;除了泥浆测试,其他环境下FG42的可靠性也非常不错;绝大多数的故障都是弹匣引起的,很容易解决。不过枪口焰太大,泥浆进入机匣后没打几发就卡死的问题依旧存在。
但这并不影响美国对FG42的喜爱,不过他们似乎也觉得FG42当轻机枪更合适,于是就把MG42的供弹系统搬到了FG42上,弄出了M60。
▲M60的第一个原型T-44就是FG-42改装的
在设计上,FG42是值得肯定的。虽然本身产量不高,但是在战后却出现了不少同人作品。除了M60以外,瑞士的W F兵工厂设计了好几种基于FG42的突击步枪。英国的EM-1步枪基本上就是FG42的无托版,其设计还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EM-2自动步枪。
如果不是美国人脑子进水,非要搞他那个M14和7.62毫米北约弹,说不定FG-42的改进方案会变成北约在冷战时期的主力武器呢!
版权声明:本文为 “心一设计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