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普/正文
雍正粉彩花卉纹公道杯拍卖(雍正粉彩花卉纹公道杯拍卖)

 2023年12月29日  阅读 938  评论 0

摘要:[db:Intro]

1、大水法石鱼

圆明园大水法石鱼位于被焚毁前的西洋楼建筑群落,身长125厘米。大水法从乾隆十二年动工,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完成,因此这对石鱼至少有248年的历史。

圆明园遭劫后,这对石鱼于上世纪20年代末流落民间,现今终于被有识之士无偿送回了家。同时回家的其余8件石刻文物包括台阶、栏杆、底座等,是由北京电教馆送回的。8个构件中,有6件因雕有精美的西洋花纹,被推测为西洋楼的护栏等,另两件为中式雕栏。

2、金瓯永固金杯

金瓯永固金杯为清朝皇帝于每年正月初一举行元旦开笔仪式时的专用器。杯呈卵圆形,口径8厘米 足高5厘米 通高12.5厘米,以两条夔龙为耳,夔龙头各安珍珠一枚;以三个卷鼻象头为足。

杯身满錾宝相花,花纹对称,镶嵌以珍珠、红蓝宝石做花心,点翠地。杯口一侧,錾刻阳文篆书“金瓯永固”四字,另一侧钤“乾隆年制”款。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3、《骏骨图》

《骏骨图》是元代画家龚开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骏骨图》描绘了一匹饥肠辘辘的马,它瘦骨嶙峋,几乎抬不起头来,但仍可从其如炬目光中感受到不屈精神。

《骏骨图》写染结合,描绘马的骨骼、肌肉、鬣尾、蹄腕,颇具写生之意。

4、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

到2012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

目前,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兽首已经有8个回归中国,其中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不过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5、《四十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是根据乾隆皇帝弘历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宫廷画师、词臣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按其绘法不同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工笔彩绘图,仅有一套,原存于圆明园。该图艺术价值高,直观效果好。

第二类为墨线白描图,共有3种版本:一是由词臣奉旨校刊乾隆《御制圆明园四十景诗》的附图,有乾隆十年内府行本;二是光绪十三年石印再版《圆明园图咏》所附分景图,原由孙祜、沈源合绘;三是张若霭绘制的四十景。

如今我们所见到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彩色,是据1983年法国学者赠给中方的乾隆原图底版印制的。

百度百科——圆明园大水法石鱼

百度百科——金瓯永固金杯

百度百科——骏骨图

百度百科——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百度百科——四十景图

雍正年间的窑瓷器鉴定

瓷玉墨香(blog.cntv.cn/18805568 )

(1)粉彩 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康熙粉彩制作较粗,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胭脂红,其他色彩仍沿用五彩的制作。到了雍正朝,无论在造型、胎釉和彩绘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发展。

粉彩和五彩在制作工艺上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①粉彩制作的特点之一是用“玻璃白”打底,而五彩并不使用“玻璃白”。

景德镇的制瓷工人在含铅的玻璃质中,引进“砷”元素,发明了所谓“玻璃白”,它的成分是Pbo(氧化铅)、SiOz(氧化硅)和As2O(氧化砷)。氧化硅是形成玻璃的主要成分,氧化铅为熔剂,而氧化砷可引起乳浊作用。玻璃白因有砷的乳浊作用而具有不透明的感觉,这一般在粉彩瓷器图案的花朵和人物的衣服上使用。

⑦在绘彩的技法上,五彩用单线平涂法,粉彩则用“渲染法”。其步骤是,依照原先画成的花朵或衣服的轮廓范围,先填上一层玻璃白,由于它不透明,需空出所画笔痕,等于以后,再以色料进行渲染,效果是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例如,雍正粉彩的花朵一般用胭脂红着色,往往在花蕊部分保留的色料最多最厚。从花心到花瓣愈往外,红色洗去得愈多,使色料本身就造成不同层次的立体感,这是五彩单线平涂法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③五彩所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彩料,例如其红色是用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等等。粉彩则开始时就用进口的所为“洋彩”,如以黄金为呈色剂的胭脂红、羌水红。此外,还用洋绿、洋黄、洋d白、翡翠等进口色料。

④在施彩的方法上,五彩用清水或胶水着色,而粉彩以油料调色。油彩的运用是制瓷史上一大改革。

⑤五彩炉火的温度在8000C以上,粉彩则一般在700。C以上,由于它比五彩的烘烧温度较低,瓷器烧成后,其色彩在感觉上比五彩柔软,因此又有“软彩”之称。

在上述这些特点中,粉彩所用的部分彩料是外来的和用油调彩,这两点显然是受西洋的影响,这在上面康熙瓷珐琅彩小节的叙文中已经述及。同时,也要说清楚,粉彩瓷器中并不是所有彩色都是粉彩制作,其中如树木的绿叶及矾红彩的部分等,仍然是五彩的工艺。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从珐琅彩瓷器蜕化而来的。由于粉彩的主要彩料和施彩方法都是外来的,因此又有“洋彩”之称。

雍正粉彩多数是在用洁白瓷质的胎及极为纯净的透明釉烧成的白瓷上进行彩绘,因此更能突出它的淡雅柔丽之感。官窑器的制作更为精细,大部盘、碗之类圆器的底足已成滚圆的“泥鳅背”。

雍正粉彩瓷已作为当时上层阶层的日常生活用瓷,因此盘、碗之类的器物最多,此外,常见的有杯、碟、罐、镡、变形的棒槌瓶、六角瓶、灯笼瓶、花觚、笔筒、悬胆瓶、提梁壶等等。

雍正粉彩瓷的图案花纹和青花相比,稍有不同。粉彩瓷以花蝶图为最多;牡丹、月季、海棠、四季花也极为普遍。雍正青花中多见的仿宣德青花及传统的缠枝花卉在粉彩中比较少见,但雍正青花中较少的人物故事图,却在粉彩中比较多。此外,粉彩瓷中谐音的“蝠”(福)、“鹿”(禄)图案十分多见。当时突出的是所谓“过枝”技法,即盘、碗的图案花纹从器身到器盖,或从器里到器外壁连续彩绘烧成,一般的过枝大多是桃果、牡丹玉兰等图案。

雍正粉彩官窑器多数有“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民窑精品有私家堂名款,也有图案标记,以器底绘青花笔、锭和如意,谐言“必定如意”等为突出。

(2)五彩雍正彩瓷虽以粉彩为主流,但雍正初年仍有继承康熙的五彩制作。只是在整个彩瓷中所占比例属极少数。雍正五彩有的风格以仿成化五彩为主,但在器形上有其自己的特色。除初期的康熙风格的器物外,以葫芦瓶、方花盆、笔筒、套杯和盘、碗类器为多见。雍正五彩的图案多数偏于幽雅,除传统的龙、凤纹外,以人物、花草、简笔山水和鱼藻为突出。五彩中官窑器属少数,有“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款。民窑器较多,除多数无款外,往往有“澹宁堂藏”之类的堂名款。

(3)斗彩雍正斗彩在康熙制作的基础上,仍有所发展,从传世实物看,他比雍正五彩的数量多得多。雍正斗彩以官窑为主,所见器物有二类:小部分是仿成化斗彩的,如天字罐、鸡缸杯、马蹄杯等,更多的是当时流行的造型,如盘、碗、杯、碟、水盂、灯座、长方花盆、盖碗、夔足椭圆洗和各式瓶等。

雍正斗彩由于多数为官窑器,因此其图案花纹以传统的云、风、缠枝花卉、花果为主。当时突出的图案有所谓的“八蛮进宝”及梵文、梅雀、团龙、团凤、团花、团花寿字及九桃、暗八仙(轮、螺、伞、盖、花、罐、鱼、肠。)、蝠鹿(福禄)等。

雍正斗彩在彩绘方面有两种类型:一是传统的斗彩制作,即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另一类是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粉彩相结合,这种新型的斗彩工艺,开创于粉彩盛行的雍正朝。康熙时期没有这一类制作。

雍正斗彩的官窑器大多有年款,一般均为“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双圈款,其仿成化的器物如鸡缸杯等,有书雍正款的,也有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青花楷书款,书成化款有的单圈,也有的双圈或双方框。

雍正彩瓷除粉彩、五彩、斗彩外,还有釉上红彩、红绿彩、墨彩、各种色釉描金器、黄地绿彩、黄地红彩等。

(4)珐琅彩 和康熙珐琅彩瓷一样,其瓷胚或白瓷器在景德镇御厂烧成,绘彩和彩烧的工艺在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进行,因此严格讲不属于景德镇窑的制品。

雍正珐琅彩比康熙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康熙时以器物外壁不上釉的半成品,进行满器外壁色地施彩,而雍正珐琅彩则以白地彩绘为主,他改变了康熙时期只绘花枝,有花无鸟的单纯图案,而以花卉翎毛为最多,山水次之,人物最少。这时珐琅彩瓷的特点之一是在画面上配以相呼应的题诗,而且书法极佳,并于题诗的引首、句后有朱文和白文的胭脂水或抹红印章,其印面文字又往往与画面及题诗内容相配合,如画竹的用“彬然”、“君子”章;画山水的用“山高”、“水长”章;画梅花的用“先春”章等等。

雍正珐琅彩瓷是结合书、诗、画及瓷器工艺的综合艺术品,由于他是宫廷御用的玩赏器物,所见仅碗、盘、花瓶、茶壶等少数小件器,主要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亦有少量收藏,其胎、釉及彩绘制作都是十分精致的。雍正帝特别喜爱蓝彩和墨彩的瓷器,因此这时期的绿彩和墨彩珐琅彩瓷就更为精细,其白瓷都是胎洁釉净,洁白如雪;所绘彩料在雍正六年以前都是进口料,六年以后宫廷已能自制珐琅彩料,但监不能说不再使用进口料。

珐琅彩料从其化学组成方面看,可进一步证实粉彩是由珐琅彩演变而来:

①珐琅彩料中含有砷,传统的五彩不含砷,但粉彩亦含砷。

②珐琅彩中的黄彩是用锑作为呈色剂,传统五彩的**,是铁的呈色,但粉彩的**则亦为锑的呈色。

③珐琅彩中的胭脂红是用油调施的金红,传统五彩的红色是铁红,但粉彩则亦主要用金红。

此外,有一点情况值得注意,即在珐琅彩料中含有大量硼,而在五彩或粉彩中都不含硼。

雍正珐琅彩瓷大多是“雍正年制”四字楷书蓝料方款。

由于雍正珐琅彩瓷十分名贵,传世有仿品,但仿雍正器较仿乾隆珐琅彩为少。仿品有书“大清雍正年制”款的当然较易识别,至于书蓝料款的除要注意其字体规矩的程度,方栏的格式外,主要视其蓝料的色泽;同时应注意凡瓷胎特别薄的,反而有后仿的可能,尤其是蓝彩和墨彩的制作除了目前收藏于上述各单位的藏品外,流传在外的要特别当心其后仿的可能性。

5.款识

雍正官窑瓷的款,主要是用在青花和粉彩瓷上的“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双圈款(亦有两行六字双方框款主要用于斗彩器上,但属少数),其次是三行六字篆书款,多数用于颜色釉瓷上。“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极少。“雍正年制”或“雍正御制”四字楷书堆料款只用于珐琅彩瓷;“雍正年制”四字篆书刻款则多用于仿钧、炉钧釉或茶叶末等的制品。在特别精致的粉彩器或仿木纹釉器上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描金款,那是更属罕见的。凡“清”字写成“清”的,似属雍正初年。

雍正官古器户的民窑器,则大多落各种堂名款,如“正谊书屋”、“浩然堂”、“澹宁堂”、“百一山房”、“望吟阁”、“千松祭用”等等。一般民窑器则有用香炉、灵芝、龙、凤、鹤、团花等各种图案标记的。

6.鉴定要点

雍正瓷主要有下列各点:

①雍正时的器物,除以仿明永乐、宣德及成化瓷为最普遍外,其突出的器形有牛头尊、贯耳瓶、四联瓶、灯笼瓶、如意耳尊、桃洗及高圈足枇杷尊等。

②雍正瓷的普遍特征是釉面有桔皮纹。

③官窑及民窑精品碗、盘圈足均呈滚圆的“泥鳅背”,抚摸之有糯米粉般的细腻感。

④碗类有深圈足和大底足的特征,有的口径与足径的比例为2:1。

⑤民窑器瓶、杯、碗的底足高深而外撇,底足无釉而有明显旋痕。

⑥仿永乐、宣德青花器有二个明显特征:一是施青料系一笔抹涂,并无永、宣的小笔触痕;二是用加重点料来冒充永乐、宣德的自然黑铁斑。

⑦仿永乐甜白碗、盘之类器物,器底完全透亮。

版权声明:本文为 “心一设计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chenjiani.com/post/137.html

标签: 百科 

心一设计网

  • 文章25646
  • 评论0
  • 浏览7894963
关于 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 版权所有:心一设计网 沪ICP备2023033053号-14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沪ICP备2023033053号-14  网站地图